28.07.2012: 杜伊斯堡读书会总结

本次的读书会内容为《论语·子罕第九》第一章到第十五章。主要讨论的内容包括夫子对于礼的态度,父子生平事以及他人对于夫子的评价。
第一章讲到“夫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般认为有两种解释,其一为,夫子很少谈到利、命和仁。但是根据论语中的记载,仁作为夫子思想的一个核心部分,夫子经常提到。因此,另一种解释认为,夫子较少谈到利,但是赞同命和仁。这种解释体现出了夫子对于利的轻视和对于命和仁的重视。
命有“命令”(比如Mandat of Heaven),也有“命运”的含义,后者可以用英文翻译为Fate。无论怎么样, 命之根据在于天,因此,命的概念本身就包含了合法性在其中。因此,人对于命的遵从即替天行道,其所作为到时天所让其作为。担负命本身又不是被动的,即人只能听从于命的安排,而无能为力,在命的面前人没有自由意志。命之概念是说,人之积极作为本身即是承担天命,或者说,天命的概念本身即包含了人应当积极作为,不断寻找和发展人的“善性”,修身待命。
天命的概念又包含了政治之合法性。周之灭商,正是因为通过“敬德保民”而得到了天命,天赋予了周之统治的合法性。
李泽厚在本章亦有一个注释:命之具有神秘性,正在于它是偶然、机遇,超乎人们的知识的想象。任何偶然和机遇都有原因,但不是必然性的理则,所以人们难以用理性的逻辑或经验去推知,而常常通过巫术、占卜等非理性等方式去希望了解它。
此外,亦有人认为,夫子罕言并不代表不言,论语之中所记载的毕竟只是夫子言说的一部分。夫子对于利的言论不见与论语所载。
第三章讲到夫子对于礼之变革的态度。冠因为节俭的原因改为丝制,而不再用麻。夫子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变革。而对于拜见君王的礼节,夫子认为不能改变,一定要遵从古礼,先在台阶下拜,而后升堂再拜。这一章和其他几章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夫子对于礼的变革的态度。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餼羊”夫子评价道“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同样夫子也谈到,“与其奢也宁易,与其丧也宁戚”。因此,李泽厚认为:涉及原则性而必须坚持的,大都属于直接联系内心情感的行为活动,可以不必坚持的,大多是纯外在的仪文规矩······可见,孔学原以心理情感为根基。李泽厚的这种说法在本篇中也可以得到支撑。第十章讲,“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夫子在这些人有丧者,贵族以及盲人面前自然而然地心生同情和尊敬。这种心理的感应又通过站起来以及快步通过表现出来。因此,夫子所讲的礼可以认为是心理的一种自然表达。这种自然表达其实一直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行为举止之中。
此次所读到的内容涉及到两处他人对于父子的评价。第二章,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第六章,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这两章实际上都涉及到孔子的才能。根据《史记》的记载,孔子因为年少失怙,曾经为季氏的家臣,料量平,蓄畜繁。夫子教诲弟子,多以六艺之技。所以,夫子被认为是博学多能。但是同时,夫子又并不因为某一项特殊的技艺而名闻天下。这一点也和夫子所讲的“君子不器”有相通之处。
对于这两个评价,夫子保持了十分谦虚的态度。他并不认为自己博学,乃至于到了圣人君子的境界,夫子认为自己只是“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认为,如果一定要选一个能擅长的技艺,那么就选择驾车。对此钱穆认为,古人常为尊者驾车,其职若为人下。夫子这样的回答正是表现出夫子的谦虚。这也是夫子一贯的品格。
颜渊同样对于夫子有一个评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孔子的学问以及人格,极为高深,几不可及,其教诲弟子以文和礼。即使像颜渊这样富有才气,深得夫子认可的弟子也觉得只有在竭尽全力的时候才能有一点成绩,想继续进步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但是夫子的学问并不是远离生活的泛泛而谈,而是在人的日常生活,日常情感之中。正如钱穆所提出的:动容之际,饮食起居交接应酬之务。夫子所讲的无行而不与二三子。即是说,弟子当从日常生活中体悟到其人格以及学问。
本次所读到的内容也多涉及到了夫子周游列国事。同时,夫子又以天命之承担着自居,夫子气象在某种层次上正是建立在这种坦然之上。
第五章讲,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讲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夫子认为,如果天命让周公之礼消失,那么就不会让他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继承这些礼。如果天命不让这些礼消失,那么匡人就无法反抗天命,威胁到自己。夫子周游列国之时,多次处于危难之中。其亦多次提出天命的概念,认为自己有其作为自身行为之合法性的根源。
夫子在周游列国回鲁之后,整理乐和诗。此时“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正是周游列国以及多年教育弟子的经验,让夫子对于乐和诗有了进一步的深入的看法,晚年在鲁国方能静下心来整理典籍。
但是夫子又总是表达出避世而居,独善其身的想法。第十四章讲孔子欲居九夷,正是表达的这种想法。不过也有人认为,夫子居九夷的主要目的在于归夷为夏。夫子认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同时又强调礼不往教。因此,孔子大约不会亲自去未开化之地居住,用自身的行动去归化九夷。同时夫子又讲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两章所表达的应该是同样的思想。

本次读书会同样讨论十分热烈。在结束的时候,大家又看了两段《孔子传》的视频。对于孔子晚年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下次读书会的内容为《子罕第九》十六至三十一章。德国入学学会欢迎您的加入。窦飞consserl@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