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8.2012: 德国儒学学会杜伊斯堡读书会八月读书总结

今天读的内容是《子罕第九》第十六章到三十一章。读书会的气氛十分热烈,大家不仅对于文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解释,同样关注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背景的差异。

第十六章讲:“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对于孔子和这四条规范的践行,有两种解释:第一,自谦的说法,孔子感慨自己,这些规范自己并没有做到什么;其二,孔子认为这些事情比较简单,自己可以做到。这两种看似互相矛盾的话都有其内在的道理。对于第一种来说,践行这四种规范,有做到的程度的不同,做到的层次的不同。譬如为仁,唯有颜回可以三月不违仁,而孔子其他的弟子只能偶然间做到仁。这四条规范虽然简单,但是孔子也可能谦虚地认为,自己并没有做到十分完美——这也可以是孔子对于自己的鞭策。对于第二种解释,相较于孔子人格之伟大,这些规范之践行并不为难事。
这四条规范的前两条主要关注的是人在社会中的具体位置,以及根据这些位置所应该有的行为。庙堂中,处于公卿之下,则应该以礼侍奉公卿;在家,于父兄之下,应该以礼侍奉父兄。在中国哲学之中,公卿、父兄之属有天然的权威,位其下者自当以礼尽自己的义务;公卿、父兄在接受侍奉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保护他者的责任。这种义务和责任,双方的行为都通过礼被规范。在西方的背景之中,国王和仆人,兄弟之间,包括孩子和父母之间也同样有类似的义务和责任,但是这些并不如孔子哲学这样名目繁多、固定于礼之中。
这里孔子只提到了父兄,而没有提及母亲等女性。在中国哲学中,女性处于从属的地位。孔子虽然在这里没有提到母亲,但是在其他地方多次强调“孝”,而孝的对象肯定是包括母亲的。因此,我们可以在此得出推论,认为“入则事父母兄姊”。
对于“不为酒困”的解释,杜老师特别提出《尚书•酒诰》专门批评了酗酒之恶习。商的亡国同样也被认为是和无节制地酗酒有关的。

第十七章讲“流逝”,是夫子在河岸上的一句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流逝的最开始被解释为时间。孔子感慨时间流逝自然而然,非人力所能控制,借此告诫君子应当自强不息。但是,那所逝去的也可以理解为时间之外的东西,譬如你所拥有的。你所拥有的可能会流逝,这些可能都是个人无法左右的。历代注家对于这句话都提出了很多很多不同的解释。譬如朱熹,提出道体流转就像水的流逝,不舍昼夜一样。人对于道体的把握也只能通过在岸上的洞察。
读书会中的Kai P. Kaufmann 哲学出身,提出了另辟蹊径的解释,认为,孔子在这里有可能努力把自己置之于世界之外去观察理解世界,并努力减少或者消除自己对于世界之影响。这种解释使孔子看起来颇像一位古希腊哲人。但是杜老师认为这种解释和儒家哲学本身有较大的偏差。儒家哲学强调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强调通过内心对于世界的感悟达到和世界同一的境界。这种哲学思路和西方理性的哲学思路有很大的不同。
第十八章讲好德与好色的问题。孔子认为,好德者未若好色者众。杜老师提出问题说:柏拉图讲,有道德的人是更幸福的人。为什么人们追求道德、追求幸福比追求女色更难。大家认为,人们一方面无法直接看到道德所带来的种种益处,另一方面追求道德需要思考、牺牲等等,并不如追求女色一般简单。因此,相对于道德,人们更加倾向于首先追求女色。朱熹同样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好好色,恶恶臭,诚也。好德如好色,斯诚好德矣。”
总而言之,这句话很好的反映了当时的和现在的社会现实,批判的同时勉力人们追求德行,不失为一种中国式的智慧。
第十九章讲个人的意志决心:在尚差一步就可以成功的时候,如果有决心停下来,那么就可以停下来,在克服困难的时候,虽然只迈进了一小步,如果有决心走下去,一定可以成功。“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句话的主要含义在于“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强调个人的想法意志对于践行仁的关键作用。
但是孔子这句话本身也可以从抉择责任的角度来解释,在距离成功只剩下一步的时候,没有做下去,那么这只能是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的只能是自己;虽然刚开始,但是人们同样可以克服困难,积久而终成。籍此,夫子鼓励人们不畏艰难,自强不息。
其后两章是孔子赞美颜回的话。夫子认为颜回是其最好的学生,在《论语》夺可以见到孔子的赞赏。(相比而言,夫子赞赏子路时,子路总是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由此可知,夫子对颜回的赞美并不仅仅是在《论语》留下的记载比较多,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比较多。而对于子路而言,得到夫子的表扬大约并不多,所以每次都很开心。)孔子认为颜回能够践行夫子的道德,从不感到懈怠,从来都是进步,而未见到其停止。夫子亦非常感慨颜回的早逝。
第二十二章借助于苗的成长来譬喻人的学习。苗有生长了而未成穗的,亦有成穗了而未结实的。同样,开始学习的人很多,但是最好学好的人较少,真正学有所成的人就愈发少了。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懈怠,也可能是因为客观的环境等等。这一章和第三十章所讲有相通之处。“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在一起求学的人,可能因为志向的不同而不能同样追求道,能够追求道又不一定在得道上有所作为,即使对于道有所理解,又不一定能够同样能够做到经权之变。在这里,权作为灵活性被界定为最高层次——在不同的场合对于规范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而在立的层次尚只能做到事事依照礼而行。
第二十三章讲后生可畏。但是,孔子在这里也提到了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不足畏也已。”大家认为,在孔子的时代,人并不多,人所接触道的圈子也不大。而在今天,世界上的人很多,虽然互联网很发达,但是人所能礼节的毕竟有限。所以,自己所不知道的闻名的人同样很多。所以不一定局限于不被我闻则不足畏。但是孔子的意思也在于,自己应当努力,在四十、五十的时候有所名闻。
第二十四章讲法语之言与巽与之言。“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对于别人所说的正确的,符合规范的话,重点在于改正;赞美的话,虽然好听,但是重点在于对其分析,审视其是否正确。
第二十五章虽然是重复《学而第一》的内容。但是其中所讲到的“勿友不如己者”还是引起了大家广泛的争论。大家认为,孔子在这里的意思可能是说,和道德水平不好的人交朋友可能会让自己的道德水平下降。但是孔子也讲到了“欲居九夷”也讲了“里仁为美。”这其中是不是又矛盾的地方?对于孔子这样伟大的人格来讲,其可能并不会受周围的人的影响,反而可以会感化他人。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讲,朋友所起到到作用还是很大的。譬如孟母三迁。
第二十六章和二十八章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虽然简单,但是引起了大家广泛的认同,心有戚戚焉。
第二十九章“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对于其中的忧也进行了讨论。儒学本身被认为是一种忧患之学,但是在《论语》之中又多次提出不忧,坦荡荡之的概念。杜老师提出,“忧道不忧贫”,小事不忧,大事忧。正如孟子讲到的人爵,不能左右,没有必要忧,但是天爵,人力可为,故应该忧。至于普通人忧于得失,则远没有到仁者不忧的层次。

在读书会的最后,大家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安娜选出了第十九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认为本章和自己生活所遇到的比较契合。同时她也对于(二十四章)“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颇有感触。
唐敬和杜老师都选了二十四章和二十九章(“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唐敬认为,应该用于承认错误,不要飘飘然。孙凯觉得第二十三章“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很有意思,并笑着说,他还有十多年可以努力。最后无畏认为第二十六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比较有感触。认为这一章谈到了人的自由意志的问题,人皆有自己的自由。在此,杜老师又提出,虽然中国哲学也有自由意志的致思,但这里,孔子自己可能不会强调这个概念。无畏也认为第二十三章比较有意思。

这次的读书会比较活泼,讨论的内容也比较丰富。下次将开始讨论《乡党第十》主要关注于孔子的日常生活,个人行状。儒学读书会欢迎您的加入,联系人 窦飞 consserl@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