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不需要学, 在德国波恩华侨中

《海外华人不需要学习儒家思想吗?──简谈“仁”既是人的本质又是人的任务》

德国儒学学会会长 杜崙
2015年11月28日波恩华侨中文学校

非常感谢卢校长和王莉老师的盛情邀请,使我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讨论“儒学”的问题。和任何历史悠久的思想学说,比如欧洲古希腊哲学和基督教一样,儒家的学说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博大精深,我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里讲清楚。所以,我今天从“海外华人不需要学习儒家思想吗?”这个问题出发,简单谈谈儒家的核心价值“仁”。

一、引言
海外华人不需要学习儒家思想吗?当然需要!我谈个人的观点之前,想和大家分享2010年2月11日登在《南风窗》上的一篇文章,题目为《中国人,心安何处》。文章开头写到:
“人在饥寒交迫时,首先是要活着,为生存而奋斗。温饱之后,他会问:‘为什么活着?’社会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总是循序渐进的。今天,当中国经济从‘杀出一条血路’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中国人开始追求‘和谐’和‘幸福’了。毕竟,‘和谐’和‘幸福’不是物质指标可以量度的,它在人的心里。中国人开始问自己:心安何处?”
在座的大概知道,“心安”并不是指有了份稳定的好工作,有了家和一个属于自己的车和房子,而是指,人们要感到自己的心有所归依,心灵有所寄托。形象地说,就是,为自己的“心”找到了一个家。在这个精神家园中,人们能得到心灵的安静,人们有了生活的某种永恒的意义,没有“找啊找”的心灵骚动。所以,这篇文章所讲的,也适合描写海外的华人,特别是收入稳定、事业有成的华人的情况。
大家一定知道,德国不少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参加基督教会,包括华人自己的教团组织的活动,参加“读经班”读《圣经》。德国的佛教组织也为中国人提供类似的活动。这就是,华人有为自己的心灵找“家”的需要。当然,儒家说的“家”,即不是脱离社会的“世外桃源”,也不是远离生活的“避风港”,而是根植于自己所生活工作其中的社会里家。不过,这个“家”你得自己去找;换句话说,你可以自己去找,并且是在与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才能找到。(而不是在寺庙或教堂里)
关于“心安”的问题,从伦理的角度来说,可以说任何人在社会中都需要某种价值规范的导向;从宗教的角度来说,可以说,任何人迟早都会考虑自己的归宿,也即“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的问题。佛家以其“超度”,基督教以其“救赎”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和理论。而儒家呢, 不论从伦理的角度看,还是宗教的角度看,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区别是,能否达到目的,不是取决于神职人员和神本身,而是最终取决于自己,具体地说,取决于自己道德修养的程度。
中国有“安身立命”这句古话。百度的解释是:“安身”的意思是“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的意思是“精神有所寄托”。所以,“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实际上,“‘安身’实际上就是‘安心’,就是‘心安理得’;而‘立命’则是指在生存的历史过程中寻求和确立能够为一己之心提供支撑的精神本体。” 我们先看一下亚圣孟子有什么建议。
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短短几句话,包含了深广的含义。要真正理解,不是一朝一日之事。在说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之前,我先给大家解释几个基本的概念。首先,“心”是指本心、赤子之心,也就是一个小孩在接受外界各种物质利诱之前的单纯的心。这里我提一下,与欧洲文化不同,中国人理解的“心”除了能表达“同情之心”等感情外,也有思维的功能,有判断是非的功能,也即理性器官的“心”。(我们至今还说:“我心里想”)第二,“性”也不是一般的人性,而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性”。第三,“天”可以理解为“天命”,即孔子五十知天命的“命”。具体而言,“天命”既可以理解为天为人类的生活所作的规定,又可以理解为让人们去执行的使命。
怎么解释孟子这句话呢?第一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我们可以解释为:通过自省,充分扩充善良的本心,也就懂得了人的本性为善。懂得了人的本性为善,也就懂得了天为道德本体,就可以知道天命。” 第二句,“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既然人的善性来源于天,那么,作为天之下民的人就应该不辜负天的期望,通过保存道德本心和培养天赋予人的善性来回报天。第三句,“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我们可以译为“不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专心致志的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以等待天的安排。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我猜测,尽管我事先解释了“心”、“性”和“天”的含义,孟子的这句话可能还是太抽象。在报告的最后,我还会回到这句话。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知道,“修身”的具体含义就是,不论你做什么工作,你应该在与他人打交道的日常生活中,总是“与人为善”,不断发现和培养自己与别人的“善心”。也就是说,你不能脱离社会,争取做到面对别人说话和行为“刀枪不入”,而是要根植于社会,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中,自己去体验和实践儒家所说的“仁”。从这个角度来说,“仁”是不断赋于生活以价值和意义东西。这个“意义”,用德文说,不是Bedeutung,而是Sinn,“仁”的功能在于“sinngebend“ 或 “sinnstiftend“。一句话,学习儒家思想的目的在于,“仁”可以使你的生活具有意义。
为什么说“仁”可以为人的生活提供价值和意义呢。我从“仁” 既是“人的本质”,又是“人的任务”两个角度谈谈我的拙见。


二、“仁” 既是“人的本质”,又是“人的任务”

“仁”是“人的本质”,首先是说,“仁”的价值在于人本身,它不需要其它外在的东西证明自己的价值。大家都知道“仁”这个字是由“人”和“二”构成的。但是要知道,在古代中国,“仁”还有的一个写法: 。上面是“身”,下面是“心”。因为“身”有“自己”的含义,那么我们可以说,“仁”的意义首先在主体自己;“仁”是出自人内心的道德情感,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夸张一点说,本性里没有“仁”的人,世界上是没有的。
把“仁”视为“人”的内在本质,儒家早已做过这样的解释。比如孟子说:“仁也者,人也。” 。朱熹把“仁”解释为“心之德、爱之理”。 因为朱熹的“理”一般可解释为“所以然”,那么,“爱之理”就可以解释为“人为什么会爱的原因及理由”。既然仁(仁义的仁)是内在于人(人们的人)的,那么,人们得去认识和实践“仁”,大概是理所当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仁”是人的任务。
法国当代汉学家暨哲学家于连(Jullien)在分析“仁也者,人也”这句话的时首先按西方的思维说,如果把“‘仁’ (仁义的仁)作为主语,‘人也’作为谓语,那么这句话就是“同义反复”(Tautologie)。但是他却说,作为谓语的“人也”不是加强作为主语的“仁” (仁义的仁),而是完全产生于它(仁义的仁)。换句话说,因为作为谓语的“人也”不能与作为主语的“仁”脱离,这个“人也”的谓语就指出了人的本性(Natur),并在其中发现了人的天职(Berufung)。他的结论:“人(人们的人)的所有的应然包含在人的存在中。”
“全球伦理基金会”的奠基者之一、德国著名宗教学家孔汉斯(Hans Küng)提出了与于连相似的观点。他在把“仁”视为所有道德的灵魂,并提出一个独特的问题:“在当今世界宗教相互对话的语境下,把儒家的仁作为人类共同伦理的基础,难道没有考虑的价值吗?” 就是孔汉斯把“仁”既看作“人的本质”又看作“人的任务”的。 我今天的报告就是对他的论点做一点我的自己的解释。
“仁”的意义虽然首先在主体自己,不过,“仁”的实践总是在社会中,所以,它只能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仁”由“人”和“二”两个字构成的原因。人们的关系不一样,实践“仁”的形式,或者或“爱人”的形式也不一样。比如父母对孩子的爱叫“慈”,孩子对父母的爱叫“孝”,弟弟对哥哥的爱叫“悌”,而哥哥对弟弟的爱叫“良”。(这和基督教的博爱不一样)
学界一般把“爱人”、“恕”和“忠”作为“仁”三大组成部分。我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看“‘仁’既是人的本质,又是人的任务”的论点。
我们先看“爱人”。《论语》里有个大家都知道的对话。我念一下:“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我们可以想象出两个场景。第一种场景,樊迟问老师“‘仁’是什么意思?”老师回答:“‘仁’是‘爱人’意思?”(这里,我们必须知道,和基督教一样,儒家“爱人”中的“人”也包括自己。 )也就是说,对孔子来说,“爱人”是一种生活经验,是人的本质。
那么另一个场景呢?我们可以想象。樊迟问老师“怎样做才是‘仁’?”老师回答:“你去爱人。”这里,我们可以把“爱人”看成一种行动。不过,去“爱人”必须是出自自己的愿意,不是因为别人的要求。
当然,作为人的本质的“爱人”与作为人的任务的“爱人”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我们可以这样解释,生活经验中的“爱人”是一种实然,去“爱人”又是一种应然;孔子把生活经验中的“爱人”理想化,使“爱人”上升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
如果我们把“爱人”看作发自内心的道德感情,那么“忠”、“恕”则是实践“仁”的原则和途径。孔子自己对弟子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其他学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在老师走后问曾参。曾参解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所以,冯友兰先生说:“行忠恕就是行仁。”
先讲“恕”。首先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恕”。第一,从被动意义看,“恕”主要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译为“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也不要对别人做”。这正好与西方文化中的“金律”差不多。这句话,《论语》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孔子对其弟子冉雍讲的。 一次是对子贡说的。子贡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老师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家看,孔子没有说“仁”,而是说“恕”。也许我们可以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处事的底线。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把对方看得与自己有同等价值,把对方融入自己的“大我”。其方法是“推己及人”。 虽然是道德底线,可还是有不少人做不到。这也难怪,要做到“恕”,你得时时刻刻关注周围发生的事,和别人打交道时,总是想一下“要是我处于他的地位,我会怎么想,有什么感受”。
再从主动意义的角度看“恕”。我也可以引用《论语》。“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也就是说,能做到广泛地给老百姓施恩惠,能广泛的救济大众,真是难上加难,几乎没人能做到。 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可以被称为“仁者”了。“能近取譬”的含义是“用自身去比别人”,也是“推己及人”的意思。
可以想象,这个积极意义的“推己及人”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消极意义的“推己及人”更难做到。为什么呢?你要做到“立人”和“达人”,首先得自己先做到“己立”和“己达”。用儒家的话说,就是“尽己”。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为什么朱熹用尽己来解释“忠”呢。按很多人的理解,“忠”主要涉及他者,比如古代中国的“忠君”,现在讲的“忠于国家”和“对朋友要忠”。可是,中国也有“忠言逆耳利于行” 的古话。所以我说,“忠”的含义最终是“忠于自己”,准确地说“忠于自己的原则”,“忠于自己的良心”,面对自己问心无愧。 这和“爱人”也包括爱自己相符合。在实践中,“忠”就是说话要诚心,做事要尽全力。
我现在归纳一下。“忠”、“恕”与“爱人”三位一体,构成“仁”的本质。“尽己”为“忠”,但也包括“立己”和“己达”。“尽己”是“推己及人”的前提,而能否做到“尽己”,又必须通过“推己及人”的“恕”表现出来。所以,“尽己”与 “推己及人”是同一个过程,两者相互联系。而“爱人”又必须在“尽己”和“推己及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和不断得到验证。
当然,“恕”主要是指主体应把对方看成同类,更强调了己人关系的相互性,要求人们以己之心去度他人之心。 与“恕”不同,“忠”虽然也涉及人际关系,但更是针对主体本人所说。所以,对“忠”的分析也首先应从主体本人入手。“孔子讲“忠”,主要是尽己,是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端正对人对事的态度。换句话说,仅仅是表现于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还不能算是做到了行仁。只有这些表现于外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是出于诚意,也就说做到了“尽己”,才算是“忠”,才谈得上是“仁”。
听到这里,大家大概会说,这更难做到了。我一方面同意,所以我才说“‘仁’是人的任务”。连孔子都认为做到“仁”很难。在他看来,只有他最好的弟子颜回能始终做到“仁”。他说:“颜回呀,他的心长久的不离开仁,别的学生么,只是短时期偶然想起一下罢了。” 可另一方面,孔子也认为“仁”并不是难以做到,关键看你想不想做。他说:“有人能够一天把力量用在仁上面的吗?我没有见到过谁的力量达不到。”
怎么看这个问题呢?我想这与儒家的致思有关。儒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也必须高于生活。一般人说,佛家是出世的,儒家是入世的。但是实际上,儒家即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说出世,是说儒家把生活中好的经验理想化;说入世,是说儒家根据理想化的经验设想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让人们去实现。他们告诉人们生活的道德准则,给人生活以方向。
我们可以用韦伯的“理想类型”(Idealtypus)这一概念来描述“仁”。“仁”以不同的形式在人们之间的交往中表现出来;在有的人那儿,“仁”可能多一点,在另外一些人那儿,可能少一点。儒家把这种在千千万万的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不同形式的“善行”理想化为“仁”。这里,“理想”不仅有“理想状态”的含义,也有大家向之看齐的“标准”的含义。所以说,从“理想状态”的角度看,“仁”是人的本性;从“标准”的角度看,“仁”是人的任务。抽象地说,“仁”既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又是人们行为的归宿。但是不管怎么说,人的价值就在于“仁”,人之所以是人,或成为真正的人,是因为实践“仁”。
我相信,如果大家认真想一想,都会发现自己有“仁”心,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且不说大家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爱。比如,你对别人有“同情心”,你关心他人就是“恕”的表现。否则你就是“麻木不仁”。又比如,你不做“违心”事,或者做了“违心”的事,而感到“良心上过不去”,就是“忠”的表现。

我们再回头看看孟子的话:
第一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描述了认识“认识人的本质”以及认知天意”的过程。即,在日常生活中,要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保持与人为善的态度、自觉做善事的过程中,逐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人的善性源于天的道德,人做善事本是天意。这里,不断反省,不断叩问自己的心灵是关键。从人与神的关系来看,这里不是原始宗教中的“我给你牺牲,以便你让我实现我的愿望”的过程,而是人通过“修身”达到和神为一体的过程。所以说,儒家是一种伦理宗教。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慢慢懂得了《中庸》第一句话所说的意思:“天规定给人们的叫做善性”(天命之谓性),而这个过程的最高点就是“天人合一”,最好说“天人合德”。
第二句“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表示了对天的态度和人类自己的任务:既然人的善性源于天的道德,那么,作为上天的“下民”的人就应该对天抱着敬畏之心,不辜负天的期望,通过保存道德本心和培养天赋予人的善性来回报天。这里,人们事天并不是为了逃离现实的苦难进入涅槃或者死后进入天堂,回报天是终极目的。
最后一句“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意义。虽然你的命运掌握在神的手里,可是,你能左右自己命运的活动余地很大。为什么呢?你能左右自己命运的是“修身”,而“修身”又是世界上你能完全自己做的事。你的活动余地取决于你想做善事的愿望大小。你的愿望越大,左右自己命运的程度也越大。换句话说,你不用去求神拜佛,而只用扎扎实实地在现实生活中做善事,就能实现实现自己的愿望。具体而言,无论发生什么事,只有坚定不移地修身养性,同时顺从天的安派,才能活得心安,才能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和决定自己的命运。
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这是个终身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实践“仁”是个不断体验自己“善心”的过程中。随着道德水平的提高,你会不断感到和形成这种信仰,即,这种内在于自己的“善心”来源于“天”这个至上神。

三、结论
大家也许会想,你说的这些还是太抽象和高深。但是我相信,如果开始读儒家的东西,就会慢慢理解其中的含义。从本质上说,儒家思想并不是封建糟粕,而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其中包含很多为人做事的原则,这些原则在今天仍有意义。我刚才简单介绍的“仁”这个核心价值的三个组成部分,即爱人、忠和恕,就是实例。如果你承认任何人都需要一定的道德原则指导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在物质追求得到一定满足后,需要某种精神追求的东西,那么,学习儒家思想就至少是一种选择。而实践爱人、忠和恕就是切入点。
“海外华人不需要学习儒家思想吗?”当然是个反问句,甚至是伪问题。既然儒家讲的“仁”内在于我们自身,是人的“本质”,那么学习儒家思想是自然而然的事,退一步说,儒家所称赞的行为模式已经渗透到华人的文化基因中。所以,把儒家思想作为行为原则能更好地把握。上天赋予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学习“儒学”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认识我们本来具有的“善性”。
我也认为,学习儒家思想,特别适合成功者。首先,儒家思想是经世致用的精英之学。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意思。第二,成功之士更有能力和闲心学习研究儒家思想这个在表面上看来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简单地去求神拜佛,去听各种“心灵鸡汤”,得到心灵的安慰。换句话说,儒家思想不是一种 “心灵鸡汤”,既使是,这个“心灵鸡汤”得靠自己做的,鸡汤的味道也是因人而异,靠自己调;而不是靠别人,比如靠神职人员给你做,你自己只是享用。
最后,如果你从比较实际的层次上提出“学儒家思想对我有什么用”的问题,那么,从个人出发,学儒学首先对个人“有益”。从“仁”是人的终极价值的角度看,在这个世界上,不论你做什么工作,你只要把学习儒家思想与你的工作联系起来,只要在与别人交往中,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实践“仁”,或叫做“做善事”,你就会总是感到生活有意义。你的生命就具有了永恒的意义。换句话说,你不用再去追求什么别的东西了,追求“仁”就够了,你就总会感到心理满足。所以,孔子说:“仁者安仁。”
换句话说,如果儒家想通过实践“仁”得到什么“摸得着”的东西的话,就是在有生之年,在自己生活的社会中,通过做善事体验到做人的“快乐”(助人为乐)。当然,内心能感到的快乐,有益于自己的“心灵健康”。
第二,“做善事”也就是“修身”,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这样,你自然会提高自己的内在价值、变得更有原则、自信、自立和自尊、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这样,你也会感染你周围的的人,让更多的人具有道德情操,或者至少有学习的榜样。这也许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给人留功德”(而不是给自己“积德”)。所以说,学儒学也对别人、进而对社会“有益”。许慎在解释“德”字时说:“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