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15 „学“儒学”对我有用吗?, 在中国大学的报告

杜仑于2015 年9月和10月分别在 北方工业大学(http://dqgc.ncut.edu.cn/dkxy/13/20151008/093232393811233.html )、中国人民大学(http://guoxue.ruc.edu.cn/displaynews.php?id=1113 )和 北京外国语大学(http://www.sinologybeijing.net/cn/detail/13751 )给大学生做了题为„学“儒学”对我有用吗?──浅谈“仁”作为人的本质和任务“ 的报告。


很高兴今天能和国内的大学生讨论“儒学”的问题。我虽然一开始谈谈我的看法,不过,其主要目的是想听听同学们的观点,相互学习。

一、引言
我们先看一下《孟子》的第一章句: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这里,孟子的意思很明白:如果大家都想的是为自己获得最大的利,那么,国家就陷入危机了。这个“利”,和我们今天讲的“有用”类似。我前不久读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中国人看上去都热衷于读书,可是,读的却都是所谓“有用的书”,无论是“热门教辅图书”,还是“考各类职称”,不论是“投资理财”,还是“心灵鸡汤、厚黑学方面的书”。我想,儒家的书大概不属于这些“有用的书”:儒家的书既不能帮助我们考高分、找到好工作,也不能帮我们炒股,或傍上有权势和有钱的人。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中心教授朱大可认为,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和信息化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着各种工作压力,倒逼着大众开始关注养生保健、人际关系、家庭教育等实用类书籍。同时,他指出了其中的危险:即,功利化阅读为中国人的功利化生活推波助澜,鼓励人进一步放弃精神性探求,成为只为物质利益而存在的逐利性动物。他的原话:“这种阅读也会造成一种文化假象。表面看来,许多人都在读书,好像中国从此变得颇有文化起来,但实际上刚好相反。过度的功利化阅读是反文化的,它是人本主义精神的敌人。”
不过,儒家的书籍真的“没有用”吗?最好换个词说,真的“没有意义”吗?我想,在座的许多同学会给出肯定的回答。我谈自己的观点之前,想和大家分享2010年2月11日登在《南风窗》上的一篇文章,题目为《中国人,心安何处》。文章开头写到:
“人在饥寒交迫时,首先是要活着,为生存而奋斗。温饱之后,他会问:‘为什么活着?’社会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总是循序渐进的。今天,当中国经济从‘杀出一条血路’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中国人开始追求‘和谐’和‘幸福’了。毕竟,‘和谐’和‘幸福’不是物质指标可以量度的,它在人的心里。中国人开始问自己:心安何处?”
同学们大概知道,“心安”并不是指有了份稳定的好工作,有了家和一个属于自己的车和房子,而是指,人们要感到自己的心有所归依,心灵有所寄托。形象地说,就是,为自己的“心”找到了一个家。在这个精神家园中,人们能得到心灵的安静,人们有了生活的某种永恒的意义,没有“找啊找”的心灵骚动。对你们来说,虽然离安家立业还有一段时间,但是,为自己的“心”找到一个家,也并不是没有必要。我在德国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不少的留学生参加了当地基督教会组织的活动和参加“读经班”读《圣经》。我认为,这就是为自己的心灵找“家”的趋向。
反观孟子的话,在大家都极力追求功利的情况下,要人们开始反思。“为什么总是说“功利”呢,“只要讲‘仁义’就够了”( 亦曰仁义而已矣)。他对放着仁义不追求的人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当然,儒家说的“家”,即不是脱离社会的“世外桃源”,也不是远离生活的“避风港”,而是根植于自己所生活其中的社会里家。如果孔子对自己的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 ,是告诉儿子学习和实践“礼仪”,并因此内化其中的道德价值,在社会中能有立足之地。
无论如何,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规范,才能理顺人们的关系,使社会长治久安。古代这样,今天也这样;中国这样,其他国家也这样。一般来说,人们从小就开始以各种方式学习该社会的价值规范,这就是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化”。拿德国来说,孩子们不仅可以在教会的组织下,学习《圣经》,了解做人的道理,并在学习结束的时候,举行所谓的“成人礼”。更重要的是,德国的中学,不仅有宗教课和伦理课,而且,不论你们相不相信,还有政治课。(插一句,德国的中学开始的比中国早两年。也就是说,德国的中学一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小学5年级。德国的小孩从10岁左右开始上中学。)在政治课上,中学生得了解本国的政治结构、法律和社会状况,接受国家的政治观点。政治课的重要性,可以从中小学老师的地位看出。在德国想成为一名中小学老师,不仅得学师范,还要通过两次国家考试。第一次国家考试后,先做三年的所谓的“候补公务员”,实习三年。当了老师后,还要工作三年后,才能转正,成为正式的国家公务员,也就是拿到了“铁饭碗”。我们可以想象,经过这样的考察和筛选,上政治课的中学老师不仅有义务,也有能力保证学生接受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
再回到“心安”的问题,从伦理的角度来说,可以说任何人在社会中都需要某种价值规范的导向;从宗教的角度来说,可以说,任何人迟早都会考虑自己的归宿,也即“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的问题。佛家以其“超度”,基督教以其“救赎”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和理论。而儒家呢, 不论从伦理的角度看,还是宗教的角度看,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区别是,能否达到目的,不是取决于神职人员和神本身,而是最终取决于自己,具体地说,取决于自己道德修养的程度。
中国有“安身立命”这句古话。百度的解释是:“安身”的意思是“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的意思是“精神有所寄托”。所以,“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实际上,“‘安身’实际上就是‘安心’,就是‘心安理得’;而‘立命’则是指在生存的历史过程中寻求和确立能够为一己之心提供支撑的精神本体。” 我们先看一下亚圣孟子有什么建议。
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短短几句话,包含了深广的含义。要真正理解,不是一朝一日之事。在说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之前,我先给大家解释几个基本的概念。首先,“心”是指本心、赤子之心,也就是一个小孩在接受外界各种物质利诱之前的单纯的心。这里我提一下,与欧洲文化不同,中国人理解的“心”除了能表达“同情之心”等感情外,也有思维的功能,有判断是非的功能,也即理性器官的“心”。(我们至今还说:“我心里想”)第二,“性”也不是一般的人性,而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性”。第三,“天”可以理解为“天命”,即孔子五十知天命的“命”。具体而言,“天命”既可以理解为天为人类的生活所作的规定,又可以理解为让人们去执行的使命。
现在,我来解释一下孟子这句话。第一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我们可以解释为:通过自省,充分扩充善良的本心,也就懂得了人的本性为善。懂得了人的本性为善,也就懂得了天为道德本体,就可以知道天命。” 第二句,“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既然人的善性来源于天,那么,作为天之下民的人就应该不辜负天的期望,通过保存道德本心和培养天赋予人的善性来回报天。第三句,“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我们可以译为“不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专心致志的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以等待天的安排。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我猜测,尽管我事先解释了“心”、“性”和“天”的含义,孟子的这句话可能还是太抽象。在报告的最后,我还会回到这句话。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知道,“修身”的具体含义就是,不论你做什么工作,你应该在与他人打交道的日常生活中,总是“与人为善”,不断发现和培养自己与别人的“善心”。一句话,去体验和实践儒家所说的“仁”。从这个角度来说,“仁”是不断赋于生活以价值和意义东西。这个“意义”,用英文说,不是meaning,而是sense。
为什么说“仁”可以为人的生活提供价值和意义呢。我从“仁”既是“人的本质”,又是“人的任务”两个角度,从“‘仁’的含义”、“性善论”和“天命”三个方面讲讲我的拙见。


二、“仁”的含义

“仁”是“人的本质”,首先是说,“仁”的价值在于人本身,它不需要其它外在的东西证明自己的价值。大家都知道“仁”这个字是由“人”和“二”构成的。但是要知道,在古代中国,“仁”还有的一个写法: 。上面是“身”,下面是“心”。因为“身”有“自己”的含义,那么我们可以说,“仁”的意义首先在主体自己;“仁”是出自人内心的道德情感,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夸张一点说,本性里没有“仁”的人,世界上是没有的。
把“仁”视为“人”的内在本质,儒家早已做过这样的解释。比如孟子说:“仁也者,人也。” 。朱熹把“仁”解释为“心之德、爱之理”。 因为朱熹的“理”一般可解释为“所以然”,那么,“爱之理”就可以解释为“人为什么会爱的原因及理由”。(插一句,中国人总用“道理”这个词,比如说某人“不懂道理”或“不讲道理”。对“道理”这个词解释很多。实际上,如果朱熹的“道”是“所当然”、“理”是“所以然”的意思,那么,“道理”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为什么只有这样做才对的原因以及理由”)既然仁(仁义的仁)是内在于人(人们的人)的,那么,人们得去认识和实践“仁”,大概是理所当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仁”是人的任务。
法国当代汉学家暨哲学家于连(Jullien)在分析“仁也者,人也”这句话的时首先按西方的思维说,如果把“‘仁’ (仁义的仁)作为主语,‘人也’作为谓语,那么这句话就是“同义反复”(tautolegy)。但是他却说,作为谓语的“人也”不是加强作为主语的“仁” (仁义的仁),而是完全产生于它(仁义的仁)。换句话说,因为作为谓语的“人也”不能与作为主语的“仁”脱离,这个“人也”的谓语就指出了人的本性(natur),并在其中发现了人的天职(vocation)。他的结论:“人(人们的人)的所有的应然包含在人的存在中。”
“全球伦理基金会”的奠基者之一、德国著名宗教学家孔汉斯(Hans Küng)提出了与于连相似的观点。他在把“仁”视为所有道德的灵魂,并提出一个独特的问题:“在当今世界宗教相互对话的语境下,把儒家的仁作为人类共同伦理的基础,难道没有考虑的价值吗?” 就是孔汉斯把“仁”既看作“人的本质”又看作“人的任务”的。 我今天的报告就是对他的论点做一点我的自己的解释。
“仁”的意义虽然首先在主体自己,不过,“仁”的实践总是在社会中,所以,它只能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仁”由“人”和“二”两个字构成的原因。人们的关系不一样,实践“仁”的形式,或者或“爱人”的形式也不一样。比如父母对孩子的爱叫“慈”,孩子对父母的爱叫“孝”,弟弟对哥哥的爱叫“悌”,而哥哥对弟弟的爱叫“良”。(这和基督教的博爱不一样)
学界一般把“爱人”、“恕”和“忠”作为“仁”三大组成部分。我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看“‘仁’既是人的本质,又是人的任务”的论点。
我们先看“爱人”。《论语》里有个大家都知道的对话。我念一下:“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我们可以想象出两个场景。第一种场景,樊迟问老师“‘仁’是什么意思?”老师回答:“‘仁’是‘爱人’意思?”(这里,我们必须知道,和基督教一样,儒家“爱人”中的“人”也包括自己。 )也就是说,对孔子来说,“爱人”是一种生活经验,是人的本质。
那么另一个场景呢?我们可以想象。樊迟问老师“怎样做才是‘仁’?”老师回答:“你去爱人。”这里,我们可以把“爱人”看成一种行动。不过,去“爱人”必须是出自自己的愿意,不是因为别人的要求。
当然,作为人的本质的“爱人”与作为人的任务的“爱人”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我们可以这样解释,生活经验中的“爱人”是一种实然,去“爱人”又是一种应然;孔子把生活经验中的“爱人”理想化,使“爱人”上升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
如果我们把“爱人”看作发自内心的道德感情,那么“忠”、“恕”则是实践“仁”的原则和途径。孔子自己对弟子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其他学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在老师走后问曾参。曾参解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所以,冯友兰先生说:“行忠恕就是行仁。”
先讲“恕”。首先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恕”。第一,从被动意义看,“恕”主要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译为“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也不要对别人做”。这正好与西方文化中的“金律”差不多。这句话,《论语》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孔子对其弟子冉雍讲的。 一次是对子贡说的。子贡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老师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家看,孔子没有说“仁”,而是说“恕”。也许我们可以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处事的底线。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把对方看得与自己有同等价值,把对方融入自己的“大我”。其方法是“推己及人”。 虽然是道德底线,可还是有不少人做不到。这也难怪,要做到“恕”,你得时时刻刻关注周围发生的事,和别人打交道时,总是想一下“要是我处于他的地位,我会怎么想,有什么感受”。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公众场合,视若无人,或者带着耳机,只是听音乐,对周围的发生的事,视而不见,他可能做到“恕”吗?当然不可能。
再从主动意义的角度看“恕”。我也可以引用《论语》。“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也就是说,能做到广泛地给老百姓施恩惠,能广泛的救济大众,真是难上加难,几乎没人能做到。 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可以被称为“仁者”了。“能近取譬”的含义是“用自身去比别人”,也是“推己及人”的意思。
可以想象,这个积极意义的“推己及人”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消极意义的“推己及人”更难做到。为什么呢?你要做到“立人”和“达人”,首先得自己先做到“己立”和“己达”。用儒家的话说,就是“尽己”。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为什么朱熹用尽己来解释“忠”呢。按很多人的理解,“忠”主要涉及他者,比如古代中国的“忠君”,现在讲的“忠于国家”和“对朋友要忠”。可是,中国也有“忠言逆耳利于行” 的古话。所以我说,“忠”的含义最终是“忠于自己”,准确地说“忠于自己的原则”,“忠于自己的良心”,面对自己问心无愧。 这和“爱人”也包括爱自己相符合。在实践中,“忠”就是说话要诚心,做事要尽全力。
我现在归纳一下。“忠”、“恕”与“爱人”三位一体,构成“仁”的本质。“尽己”为“忠”,但也包括“立己”和“己达”。“尽己”是“推己及人”的前提,而能否做到“尽己”,又必须通过“推己及人”的“恕”表现出来。所以,“尽己”与 “推己及人”是同一个过程,两者相互联系。而“爱人”又必须在“尽己”和“推己及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和不断得到验证。
当然,“恕”主要是指主体应把对方看成同类,更强调了己人关系的相互性,要求人们以己之心去度他人之心。 与“恕”不同,“忠”虽然也涉及人际关系,但更是针对主体本人所说。所以,对“忠”的分析也首先应从主体本人入手。“孔子讲“忠”,主要是尽己,是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端正对人对事的态度。换句话说,仅仅是表现于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还不能算是做到了行仁。只有这些表现于外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是出于诚意,也就说做到了“尽己”,才算是“忠”,才谈得上是“仁”。
听到这里,同学们大概会说,这更难做到了。我一方面同意,所以我才说“‘仁’是人的任务”。连孔子都认为做到“仁”很难。在他看来,只有他最好的弟子颜回能始终做到“仁”。他说:“颜回呀,他的心长久的不离开仁,别的学生么,只是短时期偶然想起一下罢了。” 可另一方面,孔子也认为“仁”并不是难以做到,关键看你想不想做。他说:“有人能够一天把力量用在仁上面的吗?我没有见到过谁的力量达不到。”
怎么看这个问题呢?我想这与儒家的致思有关。儒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也必须高于生活。一般人说,佛家是出世的,儒家是入世的。但是实际上,儒家即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说出世,是说儒家把生活中好的经验理想化;说入世,是说儒家根据理想化的经验设想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让人们去实现。他们告诉人们生活的道德准则,给人生活以方向。
我们可以用韦伯的“理想类型”(Idealtypus)这一概念来描述“仁”。“仁”以不同的形式在人们之间的交往中表现出来;在有的人那儿,“仁”可能多一点,在另外一些人那儿,可能少一点。儒家把这种在千千万万的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不同形式的“善行”理想化为“仁”。这里,“理想”不仅有“理想状态”的含义,也有大家向之看齐的“标准”的含义。所以说,从“理想状态”的角度看,“仁”是人的本性;从“标准”的角度看,“仁”是人的任务。抽象地说,“仁”既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又是人们行为的归宿。但是不管怎么说,人的价值就在于“仁”,人之所以是人,或成为真正的人,是因为实践“仁”。
我相信,如果同学们认真想一想,都会发现自己有“仁”心,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且不说大家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爱。比如,你对别人有“同情心”,你关心他人就是“恕”的表现。否则你就是“麻木不仁”。又比如,你不做“违心”事,或者做了“违心”的事,而感到“良心上过不去”,就是“忠”的表现。
既然你有这些儒家称之为“仁”的道德感情,那么你的任务,就在于和人们的交往中,认识和发扬这种埋在自己内心深处的这种道德感情。如果你不断努力做,你就会体验到实践“仁”的快乐。这就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现在我从孟子的“性善论”探讨“仁”作为人的本质和任务。

三、人性善
孟子提出“性善论”,是为了证明“仁者人也“的论点。这个理论,同学们肯定不陌生,《三字经》的第一句“人
之初,性本善”就是来自这个理论。孟子的论据很多,除了“人性善就像水往下流一样”之外,引用最多的大概就
是他下面这段在日常生活中的能观察到的经验。
他说:“如果现在突然看到一个幼小的孩子就要掉到井里去了,谁都会产生惊恐怜悯的心情。这不是因为他要结交
这个孩子的父母,不是想在朋友和乡亲面前获得赞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听到孩子惊恐的声音”。他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他有天生的恻隐同情之心,所以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除了“恻隐同情之心”之外,孟子还提到
了“羞耻厌恶之心”、“谦虚逊让之心”和“是非善恶之心”,并认为它们是发展出“仁、义、礼、智”等四种道
德的发端,我们也可以解释为“道德萌芽”。他说:“恻隐同情之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厌恶之心,是义的发端;
谦虚逊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善恶之心, 是智的发端。”
我想,把孟子的人天生具有道德萌芽的观点解释为“仁”是人的本质,比较好理解。那么,怎么从“性善论”看“
仁”是人的任务呢?其实,要是真正理解了“性善论”,“‘仁’是人的任务”也比较好理解。
“人本性善”,并不是说任何人出生后都会自动发展成善人,而是说,人虽然有道德萌芽,但必须发展这个道德萌
芽,才会发展成善人。这个后天的努力就是人的任务。具体地说,就是呵护和保养自己本来具有的善心,孟子称之
为“赤子之心” 或者“本心” 。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求其放心而已矣”的意思是“把那颗丧失的本心找回来就可以了”。他还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
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最后这句中的“思”就是刚才说的“心”的第二个功能。我一开始说过,中国人也把“心”看成思维器官。所以,
通过后天的努力成为善人,在于运用“心”这个器官,以便使人不被来自外界的各种利诱所迷惑和蒙蔽。他说:“
耳朵、眼睛这些器官不会思考,容易被外物所蒙蔽。物与物相交接,就会在相互吸引中把这些器官引向物欲了。心
这个器官能够思考,思考之后就会找来人的善良本性,不思考就得不到任的善良本性。” 同学们看,这正是现代社会人的问题。不仅仅是金钱和功利遮蔽了人们的反思能力,激励的竞争,快速的生活和工
作节奏,而且有那么多刺激人的活动,让人几乎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问题。
再回到孟子的话。他接着说:“心这个器官是天赐予我们的。先使这个器官的功能确立起来,其它次要的器官就不
能夺走我们的善良本性了”。
既然讲到天,我现在从“天”或“天命”的方面谈“‘仁’既是人的本质,又是人的任务。

四、天和天命
我刚才有时候讲“性本善”,有时候讲“上天赐予我们心这个思维器官”。也许有的同学还会问,在孟子这儿,“
性”和“心”是什么关系。有的学者认为,两者是一回事。 强调人本来具有的内在性,说“性”,强调来自于天,说“心”。且不说这个解释对不对。至少,二者都来自于天
,是肯定的。《中庸》开头的第一句是“天命之谓性”。这句话,与“‘仁’既是人的本质,又是人的任务”的观
点相符合。既然“天命之谓性”,才能说“率性之谓道”。无论如何,如果不把天作为超越的本体和人类道德的来
源和判官,“‘仁’作为生活的意义”的论点也失去了最后的根基。
同学们知道,与基督教的“上帝”一样,天也是至上神,“天命”是一种信仰。不过,和基督教不一样,“天”在
一开始是统治阶层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西周统治集团为了证明其新政权的合法性提出的。之后,虽然对天的观点
和态度几经变化,但至少可以说,儒家发展和改造了“天”和“天命”的思想。孔子曾说:“上天赋予我好的德性
” 。正是这个信仰和使命感支撑着孔子的重整人心和恢复政治秩序的活动。而孟子呢,他提出了“天爵”的概念,并
与所谓的“人爵”相对立。他说:“有天然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义道德,好善而不知疲倦,这是天然的爵位
。公卿大夫,这是人授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养他们天然的爵位,人授的爵位自然随之而来。现在的人,修养他们
天然的爵位,就是为了追求人授的爵位。得到了人授的爵位以后,就丢弃了他们的天然的爵位,这简直是糊涂到了
极点,结果人授的爵位也会失去。”
进一步推论,我们也可以说,“人爵” 是别人给的,是否得到最终取决于别人;而“天爵”呢,因为是天给的,所以最终是否能得到,则取决于你自己。
这一点是人们常常忽视的地方。虽然孔子、孟子都认为,任何事情是否成功,最终都取决于“天”,取决于“天命
”。不过,人们却可以通过道德修养影响自己的命运。所以孟子说“修身以俟之”。 也就是说,“俟命”不是“什么都不做,而干等着”天的判决,而是在专心致志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的过程中
等着天的安排。
除了“命运”的意思外,我认为,“天命”还有第二层意思,就是也包含在“天命之谓性”这句话里的“使命”。
当然,只有知道儒家的“天命”是一种基于理性的信仰,才能真正理解“立命”的含义。无论如何,“立命”的提
出,表示在信仰“天”的框架下,更强调人决定自己命运的主动性和活动的余地。也就是说,主体在抬高自己价值
的同时,也抬高了自己面对天的地位。所以,主体不只是把“天命”看成是“命运”,而且是“使命”。而这个“
使命”,也就是认识和发展自己“善性”的天职。
我们再回头看看孟子的话:
第一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描述了“认知天意”的过程。即,要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
,保持与人为善的态度、自觉做善事的过程中,逐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人的善性源于天的道德,人做善事本是
天意。
第二句“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表示了对天的态度:既然人的善性源于天的道德,那么,作为上天的“下
民”的人就应该不辜负天的期望,通过保存道德本心和培养天赋予人的善性来回报天。
最后一句“�& #124;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意义。无论发生什么事,只有坚定不移地修身养性
,同时顺从天的安派,才能活得心安,才能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和掌握自己的命运�
N也凰担且仓溃馐歉鲋丈硌昂褪导墓獭J导叭省笔歉霾欢咸逖樽约骸吧菩摹钡墓讨小K孀诺�
德水平的提高,你会不断感到和形成这种信仰,即,这种内在于自己的“善心”来源于“天”这个至上神。同学们
都知道孔子回忆自己的人生时说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成白话就是:“我十五岁立志学习”,当然,这个学习包括道德礼仪,所以他说,到了三十岁他就懂得社会的
行为规范,可以在社会中立足了。到了四十岁,他对自己的人生理想抱有坚定的信心,不再会受到迷惑。而到了五
十岁的时候,他的理想才从知识层次达到了信仰的层次,才知道天不仅左右他的生活和努力的结果(命运),而且
给他改变世界的使命。我们知道,55岁那年,他带着一些弟子开始了13年周游列国,没有对天命的信仰,他是不会
在处于困境时而仍然泰然自如的。到了七十岁,他才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完全进入了“自由王国
”,即,不论做什么事,他都不会违背道德规范,他和道德规范同体,时时刻刻“心安理得”。

五、结论
“学‘儒学’ 对我有用吗?”实际上是个伪问题。既然儒家讲的“仁”内在于我们自身,是人的“本质”,就谈不上“学‘儒学
’对我有没有用的问题。如果非要用“有用”的概念,那就是说,要通过学习“儒学”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认识
我们本来具有的“善性”。这就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任务”。
展开来说,学儒学首先对个人“有益”。从“仁”是人的终极价值的角度看,在这个世界上,不论你做什么工作,
你只要把你的工作与“仁”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只要在与别人交往中,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实践“仁”,或叫做“
做善事”,你就会总是感到生活有意义。换句话说,你不用再去追求什么别的东西,追求“仁”就够了,你就总会
感到心理满足。所以,孔子说:“仁者安仁。”
儒家把学问分成涉及伦理道德、怎样做人的“道”,以此与涉及实用技术的“器”相区别。虽然我们两种知识都需
要,可是关于“道”的学问更重要。这就是“先做人,后做事”的意思。目前世界上提倡的“终身学习”主要指“
器物”这方面知识翻新,不过我却认为,“活到老,学到老”更应指道德观念的终身培养。
所以,第二,学儒学也对社会“有益”。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道德滑坡,而唯一的出路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不仅知
道道德的重要性,而且能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能给社会提供伦理道德的当然不只是儒学,不过,最可行、最有
优势以及真正能使整个社会受益的大概还是儒学。当然,儒家思想得适应社会的新发展、进行现代性的转型。虽然
如此,儒家的核心价值“仁”不会变。一个社会,只有大多数人实践“仁”,形成大气候,大家才能都生活得“快
乐”。
所以我最后说,如果说“学儒学有什么用”,或者说“能得到什么”的话,那既不是能逃脱人类社会的苦难,也不
是能死后进入天堂,当然也不是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实际的帮助。那么是什么呢?是在有生之年,在自己生
活的社会中,通过做善事体验到做人的“快乐”,并同时给别人,包括后世留下功德。个人快乐,有益于自己的“
心灵健康”;给人留功德,有益于建立“与人为善”的“和谐社会”,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

谢谢大家。
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