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2012: 德国儒学学会杜伊斯堡读书会十月读书总结

本月的读书会因故推迟了一周,于十一月三日在杜伊斯堡孔子学院举行。本次读书会的内容是《乡党第十》第十三到二十七章。
第十三章讲“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在这里,杜老师对于礼这个概念做了总体性的介绍。礼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礼仪、礼制以及礼义。这三者都有相应的典籍作为支撑。《周礼》主要讲的是礼制,其对于当时的官制,对于当时的衣冠出行等制度都有详细的规定。《仪礼》则主要讲礼的细节。主要规定的是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礼的细节,以及婚礼、冠礼、葬礼等等。《礼记》一书则主要讲礼的意义。
古代礼的功用在于推行教化,使礼之价值得以内化,并且使内化了的价值能够自然而然地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对于礼的学习和对礼的价值的认同,是对于普遍的社会观念的认同,同时也是对于自身与生俱来的身份的认同。人之所知道的礼同样也是个人的一种softskill。于此,其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则能体现出对于他人的尊重,同时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根据Tönnies的 Gemeischaft 和Gesellschaft,礼最为Gemeischaft成员之中普遍认可的规范,其同时也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先天关系。因此,礼对于社会的融合以及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礼对应于Gemsichaft 这个概念,那么法应当对应于Gesellscahft。在Gesellschaft中,人与人没有前定的互相关系,而是通过具体的组织而有相互的联系。因此,其中的价值观念是以法规定下来。在这中间,我们并没有看到教化和价值内化的过程。
本章所讲的乡人饮酒之礼,在《礼记》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此种礼的主要作用在于序齿,列尊卑。因此,孔子在长者之后出,体现的即是尊尊。如果说,在一个Gemeischaft 中十分强调尊尊亲亲,那么在Gesellschaft中——正如现代社会——一样强调的是人格上的平等。
第十四章讲“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傩舞当为戴面具的驱鬼神之舞,为古礼近于戏。在今天的西南地区应当尚有残存。至于孔子如何要着朝服,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是说按照礼仪的规定着朝服,或者是说着朝服以显对于礼俗的尊敬。夫子一生谨与礼,因此,夫子处于礼节的规定或者处于对这种鼓励的尊敬而着朝服都是有可能的,这种态度和行为也符合夫子处处诚而敬的形象。
第十六章讲夫子生病之时,康子馈药,夫子对于送药之使者说,自己不敢随便尝送来的药。根据钱穆的注解,当他人赠送食物的时候应该当面品尝,以显示对于赠送者的尊重。这里康子送来的是药,因为夫子可能没有病的如此严重,不达药性,所以孔子收下之后明言,自己不敢品尝。这种回复,一方面在于免于直接拒绝的尴尬,另一方面当时对于染疾之身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孔子有话就说的坦诚态度。这和收下之后不明言而不尝又形成一种对比。
十七章讲夫子赴朝是厩焚,夫子问人而不问马。杜老师在这里提出问题说,这里的人是否包括女人?在英语中man作为人的普遍性概念,同时也指男人。在夫子之时的汉语语境中,人的概念是不是不包括女人呢?在这里,人的价值高于马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孔子是不是有可能先问人而后问马呢?毕竟马是家中财产很大的一部分。
对于这些问题,大家认为虽然孔子说“小人与女子难养”但是并不能说明此时人之概念不包括女人。人这个概念也和英语中的man多有不同。此外,此处明言问人不问马,突出的是在问人和问马之间的选择,突出的是人的价值高于马的价值。可能夫子没有直接问马,而家人告知是否伤马。
第十八章,“侍食于君,君祭,先饭。”对于这种看起来有些违反常理的章节,大家也多有讨论。和君王一起吃饭,君王尚在饭祭之时,自己先吃。这个细节多不和常理。大家争论的焦点是夫子先自己吃饭还是尝一下饭的成色。大家认为,夫子向来强调君君臣臣,为君王尝饭的成色当是为臣之道。因此,这里的意思是,侍候君王吃饭,在君王尚的饭祭的时候,自己先为君王尝饭。即使可能有掌管膳食之人为君王准备提前检验膳食,夫子作为臣子在侍食之时为君王尝饭应当是合情合理的。
第二十章讲的也是夫子如何尊敬君王——在得到君王的命令之时,不俟驾而行。可能不等马车备好自己就先走,这样不能节省很多时间。但是这种态度应当是礼在内化之后外显出来的精髓。
第二十五章讲夫子见有丧者,瞽者等人必变——特别是其遇迅雷风烈亦变。在这里首先应当提出的是,夫子对于礼的践行并不是仅仅局限于Gemeischaft中,或者说和自己有亲属关系,君臣关系的人物之中,而是扩展到了Gesellschaft中。在路上,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以特定的方式表示尊敬。这种自觉地行为举止应当是自我教化之后的结果。
在春秋之时,雷与风被认为是天的愤怒。天这个概念应当是一个神化的概念。因此,孔子遇迅雷风烈而变则是对于天之尊敬。
末章散文一样的文字为本篇对夫子日常之礼的描述增添了不少活泼的意味。山梁雌雉与夫子子路之间的互动颇为欢乐亦有些神话的气息。夫子之感慨也许是对于自己不得其时的自怜。
《乡党第十》是《论语》中集中讲夫子在外事活动、面见君王,诸大臣、以及日常起居之礼的一篇。夫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开出的是恢复古礼的药方。夫子对于礼的研习,对于礼的内在价值的发掘,让后来者或可知道夫子所坚持的乌托邦。
讨论会的最后大家同样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章节。Anna认为康子馈药一节最为有意思,彰显的是夫子坦诚而不失礼的人格。Kai则认为问人不问马这一节和朋友死无所归一节最为有趣。此两节都显示的是夫子亲切的人格。杜老师则认为第二十五章比较有意思,只是其中遇盛馔而变色,对现在的意义或者不大。
十一月的读书会暂定于十一月二十四日举行,十二月读书会将会在十二月十五日举行。此两次读书会的内容将是《先进十一》。德国儒学学会杜伊斯堡读书会欢迎各位的参与!
窦飞 consserl@hotmail.com